•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议论文学习要专心致志范文(以空间为话题的议
  • 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的区别
  • 概念追踪 | 科学仪器国产化东风已至 2025年国内市
  • 神十四乘组在轨开展多项空间医学科学实验
  • 满满自豪感!今晨,中国空间站和怀柔科学城“

通知公告

  • 《空间科学学报》期刊栏目设置
  • 《空间科学学报》杂志社刊物宗旨
  • 《空间科学学报》编辑部征稿要求
  • 《空间科学学报》投稿方式
  • 《空间科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打造空间科学数据仓储的中国品牌丨如何用好科

来源:空间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05日 10:43:10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6号科研大楼,是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总部的所在地。 中心的专用机房大约400平方米左右,存储运行着我国不少空间科学“大国重器”的数据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6号科研大楼,是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总部的所在地。

中心的专用机房大约400平方米左右,存储运行着我国不少空间科学“大国重器”的数据资源。“悟空”“墨子”“慧眼”“太极一号”等空间科学卫星,子午工程、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都是这里的“住户”。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据中心?为什么能赢得这么多大咖级“住户”的青睐?近日,《中国科学报》走进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一探究竟。

30余年坚守,把种子变成绿荫

从萌芽算起,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已经34岁了。

1988年,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上,以中国科学院作为牵头机构,中国参与了名为“世界数据中心”(WDC)的国际科学数据合作计划,并成立“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由9个学科中心构成,空间科学成为其中一个学科。

“为什么做这件事?因为那时我国不像现在这样有能力主导一个大型空间观测项目。各国都主导了一些观测工作,我们加入是为了通过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获取更多外国的数据来开展科学研究。”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主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自明说。

当时,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前身)已经开展了空间科学数据工作,但只是作为研究室里的一项业务而存在。在中国空间环境预报学科创始人都亨的带领下,空间科学数据工作加入了这项计划。

2003年,原先处于“种子”阶段的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从一项数据业务发展成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一个独立部门--中国空间科学数据中心。2007年,中国空间科学数据中心成为国家地球系统共享服务平台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科技创新必须依赖于科学数据。”包括邹自明在内的空间科学数据工作者心中,这是数据中心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2013年,WDC转变为世界数据系统(WDS),通过不懈努力,中国空间科学数据中心成为WDS的正式成员。2019年6月,中国空间科学数据中心正式成为首批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并更名为“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从1988年到2019年,原先那颗小小的种子长成了能为我国空间科学数据遮风挡雨的绿荫。

担起“国家责”,数据就是话语权

成为国家级的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之后,邹自明等人心中的使命感越发强烈。“数据就是话语权,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国际空间科学数据仓储系统的中国品牌。”

数据仓储系统是具有综合组织重要数据的能力,并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和准确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

之所以要做这件事,源于他们对国家数据仓储安全的危机感。“国际上很多顶刊要求公开论文数据,必须将数据放到一个它们认可的数据中心去。”邹自明举例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认定了一批数据仓储平台,学会旗下所有期刊都要求公开科学数据。

与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萌芽之初相比,如今,我国主导的空间科学项目已经越来越多,空间科学卫星、大科学装置、野外台站都是产生数据的“大户”,如何保护好数据知识产权成为新时期的新课题。

“如果没有一个国际认可的数据中心,中国科学家的数据就只能放在国外的平台。论文投得越多,出境的数据就越多,出境之后数据安全没有任何保障。”邹自明说。

他们在国际场合一次次努力,2019年,在WDS正式会员身份的助力下,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终于获得了AGU的认可,成为向AGU旗下期刊文章投稿时可选的可靠领域数据仓储中心。2020年10月,该中心又通过了CoreTrustSeal国际数据中心资质认证,成为亚太地区空间领域首家通过认证的数据中心。

提升服务质量,做好开放应用

数据质量决定了数据是否会被接受,而数据一旦被科学共同体接受和认可,则在无形中进一步强化数据的可信度。因此,如今的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在提升数据质量上,一刻不停地努力着。

关于什么是“高质量的数据产品”,邹自明心中有一个标尺。“我给用户一堆数据,首先用户要能看得清楚、明白,这与数据的规范性有关;然后是这些数据要可信,这与数据的客观性有关。”

邹自明介绍,数据规范性涉及格式描述得是否清楚、辅助信息是否完善、使用者拿到数据之后会不会引发歧义;

文章来源:《空间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kjkxxbzz.cn/zonghexinwen/2022/0405/488.html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论证实施空间
    下一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到 省卫

    空间科学学报投稿 | 空间科学学报编辑部| 空间科学学报版面费 | 空间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空间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空间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