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空间科学数据仓储的中国品牌丨如何用好科(2)
数据客观性涉及数据是否反映了观测的真实情况。
这些年,为了提升数据的规范性,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主攻标准体系。“目前,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领域数据标准体系,已经从资源描述、操作活动、过程管理3个维度,贯穿了空间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流程。”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佟继周介绍,中心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20余项,起草团体标准、项目标准10余项。
对于数据客观性问题,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则采取了“倒逼”策略。“数据的客观性不能光靠数据中心的数据工作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靠科研仪器来实现。”邹自明说,提升数据质量和可信度,就要在科学仪器研制时做更多的标定实验,在仪器运行时积累更多的统计量。
邹自明介绍,为了控制数据质量,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的研发人员研发出科研项目数据管理过程模型,并将模型推给各个科研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完善科学数据质量的参考。
和很多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负责人一样,邹自明也在各种场合推动数据论文出版工作并呼吁科学家参与其中。“你必须把你的数据公开,放到一个国际认可的数据仓储系统中去,才能真正保护数据知识产权,提升数据的认可度。”
“现在,我们依然希望这个‘朋友圈'再广一点,大家一起把数据开放共享的事情做好。”邹自明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科院之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文章来源:《空间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kjkxxbzz.cn/zonghexinwen/2022/0405/488.html